英國衛報(Guardian)日前宣布一項「開放平台」(Open Platform)計畫,要將該報的網路內容,包含文字式報導、多媒體,以及統計數字的資料庫,都開放給第三方免費使用。
從有網路以來,開不開放一直是網路報紙所困擾的問題;甚至到目前為止,我們仍可看到網路報仍在收不收費之間舉棋不定。相較之下,衛報這項宣布,當然顯得相當大膽而前衛,這也是媒體大幅報導的原因。
但這並不像是個相對於Copy Right(版權)的「Copy Left」(反版權)模式,因為這意謂著內容可完全自由而免費地被複製與發布。個人認為,這其實比較像是一般內容合作的加強版模式,衛報所打的主意,類似YouTube及Google的算盤,藉由此模式讓全世界的網站幫它發布衛報的內容(服務),然後內容內所綁的網路廣告將大幅提高其廣告營收──就像任何網站都可以嵌入YouTube影片及Google搜尋框一樣。
先研究一下Open Platform的計畫內容
根據衛報的說明,這個開放平台可以讓合作夥伴藉由Open API自由使用他們的內容。
以下是衛報的官方說明的摘釋(不是直譯):
目前的「開放平台」包括兩個產品:Content API(內容應用介面)及Data Store(數據庫):
1. Content API是一個讓合作夥伴取得衛報內容的機制,合作夥伴可以藉此機制把衛報的文章整合到他們的應用裡。
這項服務完全免費,雖然有些使用條款的限制,但基本上容許合作夥伴將衛報文章拿去作商業使用。
2. Data Store是一個儲存各種統計數字資料的資料庫,根據不同合作機構而有不同的使用條款。但基本上容許合作夥伴下載與採用。
目前該平台還在測試階段,至於何時結束測試階段,衛報說:「決定在我們。」同時使用條款也載明,衛報可以隨時取消API key,不需任何通知。在測試階段結束後,除非經過衛報的同意,否則合作夥伴都必需把餵入系統或網站的衛報內容刪除。
再研究一下使用條款的內容
>>閱讀Open API使用條款
加入這項測試計畫的方法,要先向衛報註冊申請,取得自己的API key,每個API key每天最多可以有5000個http Requests。衛報並禁止合作夥伴分享這個API key。申請的網站不得為不良網站(例如有色情、暴力,或任何不法內容),也不能是偏激網站(例如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同性戀等宣揚者)。
合作網站必需24小時定期更新或刪除衛報的內容,不能保有衛報內容24小時以上。
合作網站除了不能轉移使用授權之外,在其網站上呈現衛報內容時,必需保留衛報的所有識別符號、符水印、內容裡所有提供的連結,而且不得改變排版,還必需提供原始內容出處的連結。
…………條款內容族繁不足備載,詳細內容請自行到衛報網站細看。
比較有趣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八條的「廣告與商業使用」部份。
衛報明訂,合作夥伴在出版衛報內容時,必需連同衛報所提供的廣告一起出版,而且要遵照衛報的要求擺放,例如廣告格式、位置、大小──我想這才是重點,天下不可能有白吃的午餐,
衛報免費給你內容用,你當然要幫忙帶進一些impressions。不過衛報也相當仁慈,他容許合作網站另外再放廣告,而這廣告營收不需與衛報拆帳,只是這廣告不能是非法或不良的。
廣告效益值得期待
詳細檢視衛報的Open API的使用條款,其實與一般內容網站的授權條款沒什麼兩樣,相信很多內容網站都多少簽過類似的條款,只是細節條文部份可能有些大同小異。
比較特殊也值得觀察的地方,則是在於這種有一點點類似Google搜尋及YouTube傳播其服務的模式,在新聞網站上是否行得通?
過去網路報紙,特別是傳統平面報紙所經營的網站,相較之下對於內容政策都相當保守。以目前台灣普遍的情況來看,內容完全開放的網路報,傳統報紙的網站中並不多見,甚至像電子時報日前的改版,原本還有部份內容開放的,改版後更加嚴格而完全改成會員制。
我們以兩個極端當作元素來看新聞網站的模式:一個是完全封閉,收取會員費用;另一則是完全開放,讓流量衝大靠廣告賺錢。
大部份的內容網站都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而不是在任何一個極端,頂多只能說比較封閉或開放。但在過去,既使內容較偏開放政策者,大部份的思維都還是:流量一定(或「最好」)在自己網站這裡。
Google搜尋與YouTube服務的提供模式給內容業者一個很好的啟示:若是廣告投放權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讓別的網站把我「框」起來又何妨?念頭一轉,原本視之如猛獸的「轉貼」行為,就變成「求之不得」的錢潮──歡迎轉貼,貼得越多,impressions也越多;imperssions越多,廣告營收也會越多。
台灣目前幾乎所有知名的新聞網站,都與各大入口網站如Yahoo!奇摩、PC home,或MSN的新聞頻道都有合作。但一般而言,只有入口網站才可投放廣告,然後雙方拆帳。
相較之下,個人認為,衛報的方法比較聰明,但是難度也更高。畢竟,與各大入口網站或大型網站簽約問題簡單很多,直接的效益好壞也顯而易見,要不要也較好評估;但若要與為數更多的大小不一、參差不齊的網站合作,恐怕是個很龐大而複雜的工程,許多技術問題待解決──包括科技與機制、模式等問題。
但無論如何,對於內容網站來說,這都是相當值得期待與觀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