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到處接案的SOHO族,其實比較像是個具強烈業務性格的業務員而不是專業的媒體人,媒體道德方面少根筋是理所當然的;而理應防止此事發生的InfoWorld,其編輯台未做好外稿作者的溝通與管理,隱瞞專欄作家的利益衝突身份,甚至對於「置入性行銷」文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他在外以另一個身份受訪,這恐怕才是最核心的問題根源。
原本在寫此文之前,一堆事實我還得用推論的,下筆還只能用「可能」、「很可能」等字眼。現在,當事者的「懺悔錄」出來了,也證實了我的很多推論。很幸運的,我不需修改(上)集最後所說的,偏向相信kENNEDY的說法。
>>相關文章:ComputerWorld與InfoWorld的記憶體危機(上)
關於外稿作者
簡單說:Kennedy只是一個在InfoWorld兼差寫文章的外稿作者,一個到處接案的SOHO族,他在外設一家Devil Mountain Software公司,原本是想利用這個「家庭企業」來解決他接案與寫稿的雙重身份問題。但InfoWorld無視於這些問題,任由事情一步一步往最壞的方向發展。
一般而言,外稿作者對於編輯準則/道德,原本就是一個「立場上」不能有所堅持的一群人,他只能配合所依附的媒體,配合他們的做法,後台編輯怎麼說他就怎麼做;甚至,就算他們對媒體道德、編輯準則等等原則性問題都很了解,他們也理當是少根筋的,因為他們到處接案,那裡可以賺錢就要那裡走,是屬於業務性格高於編輯性格的一群人。
而我們若深入了解Kennedy的整個生涯,以及當初如何設立公司,那麼,取個別名接受採訪我認為這件事並沒什麼大不了,是個可大可小的事,只要他的公司是真的,技術平台也是真的,還有,提供給媒體的數字也是真的。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也都是以「別名」在外行走的,難道那些人都理當因為使用別名而應被視為騙子?當然的,我們也可以這麼說:一個沒說出自己真名的人,就應該被懷疑是「騙子」。只是,當我們要這麼看時,恐怕得先了解為何這個人要用「別名」,畢竟並非全世界所有用「別名」的人都是騙子。各位試想,現在有多少名人,特別是網路上的,是用真名的?這些人都是騙子嗎?
Kennedy懺悔錄
首先,可先看看Mark先生的漫畫與描繪,我覺得SOHO族那段,把像Kennedy這類外稿作家的辛酸描繪得相當生動傳神:
>>累得跟狗一樣
接著,再看看Kennedy自己的懺悔錄:
>>Confessions of an Internet “Shock Jock” 〔網路「大爆客」懺悔錄〕
我花很多時間研讀這篇內容,其實很推薦大家去讀一讀,可以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原本想翻譯出來讓大家欣賞的,但翻了三分之一就感覺工程太過龐大而作罷。
這篇文章可以讓我們一窺國外大型媒體的專業性部落格在後台上實際上是如何運作之外,最重要的,裡面也說明了當初Craig Barth這個別名怎麼產生?為何產生?而InfoWorld編輯知道之後,雖然不悅,但怎麼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然後演變至今天被踢爆成一宗新聞道德的「詐騙」醜聞。
雖然我們不必然要相信這篇懺悔錄的全文,但是,就算Kennedy文章誇大了自己的豐功偉業;或者,隱瞞了他以前一些糗事。但我想,這樣的文章還不致於捏造出什麼不存在的事實,因為裡面所提的人、公司,事,都相當具體而明確,而且都是在美國科技界及媒體界叫得出名號的人物,也都有案可查。若敢造假或寫得太過,應該很快就會有人出來戳破。
事實上,個人認為,接案族應該要有很好的業務性格,我猜測,Kennedy也因此偏向於把自己說得多好多神勇,彷彿有三頭六臂。可能幫某公司撰寫個技術文件就說成幫他們做行銷顧問,讓他們什麼產品因此很成功等等的;幫InfoWrold開個部落格流量還算不錯,就掰到仿佛InfoWorld網站都靠他起死回生似的。要知道這樣的寫作背景,去讀這篇懺悔錄才會比較安全。
我想,無論如何,這篇懺悔錄最重要釐清了一件事:Kennedy的身份問題,還有在外以別名受訪的事,InfoWorld真的早就知道,但卻都沒處理好。
以下是我根據Kennedy懺悔錄所整理出的一些事實:
. 他在IT產業有25年經歷,1980年代幹黑手起家,從Novell經銷商處開始有了NetWare、LAN Manager,及SCO Unix等實務經驗。
. 1993年開始為Ziff-Davis(ZD)旗下的Windows Sources雜誌寫技術性文章的外稿。〔案:十幾年前ZD一直是美國最具權威的科技媒體集團,以前它的PC Magazine在台灣也有資訊傳真代理發行。其實ZDNet也是以前ZD的網站,2000年時賣給了CNET Networks〕
. 接過IBM、Intel等大公司的案子。大概都是些行銷或是技術測試顧問等一類的外包工作。
. 1995年,為了接IBM的案子,與妻子成立Competitive Systems Analysis, Inc.公司。〔他的說法是說為了解決在ZD寫稿的編輯利益衝突問題,但我比較偏向認為:這應該是為了方便與IBM業務來往。〕
. 一度因為厭倦接案族這種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想要在工作上安定下來,因此曾到Giga研究機構(2003年被Forrester買下)擔任產業分析師。期間,在外兼差寫Windows NT的文章,並以Craig Barth為筆名。
. 1998年接了Intel的案子,於是辭去Giga工作,並在這幾年裡賺了很多錢(好像有上百萬美金),所以有餘力推出標竿測試軟體Benchmark Studio。
. 後來開發出商用的效能監控軟體Clarity Suite,為了與他以前的顧問服務業務區隔,於是成立了Devil Mountain Software(DMS)這家公司,專門推展這個軟體產品。
. 為推展這個軟體而推出exo.performance.network網站,大概在這同時,又開始兼差零星寫些IT文章。偶爾也與InfoWorld Test Center合作,該測試中心還會用到之前他為Intel開發的標竿測試軟體。
. 後來InfoWorld面臨裁員,關閉實驗室。接著與Executive EditorDoug Dineley配合寫稿。
. 2007年是整個事情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切錯誤的開始。當時InfoWorld與他談專心開部落格的問題,另一方面也他在外面開的DMS公司也在與媒體談合作的事。
. 在與InfoWorld開格方面,InfoWorld新上任的總編Knorr起初不同意,不想全力經營網路內容(InforWorld近期才平面板停刊,專作網路內容)。後來他同意之後,與新上任的執編Galen Gruman配合寫部落格〔Galen Gruman會給他文章定位與走向〕。
. 在與Galen Gruman配合下,他的部落格雖然成功,但也因此開始走向「驚世駭俗」(Shock Jock)的風格與定位,這讓他開始變得人格分裂。一方面,他本身其實一直是個Windows的粉絲與愛用者〔他在懺悔錄中一直強調這點〕,一點也不想「戳微軟」;另一方面,他擔心這樣的負面形象會危及到自己的DMS事業,因為他認為這並不是創業的成功因子。
. 在Gruman 搓合下,2008年4月和IDG合作推出Windows Sentinel。〔事件爆發之後,這個網站的服務也終止,InfoWorld並在該網頁說明為停止與DMS的合作。〕
. 身份衝突問題在Windows Sentinel就已存在,當時InforWrold用的名字是Contributing Editor, Randall C. Kennedy, the founder of Devil Mountain Software, Inc.(InfoWorld特約編輯Randall C. Kennedy,也是Devil Mountain Software, Inc.創辦人)。
. 接著,他收到很多e-mail的採訪要求,許多媒體來信提出各種問題。他認為Shock Jock的形象對他的創業將會是個傷害,於是把以前用的筆名Craig Barth拿回來用,只是是用在DMS CTO的頭銜上,以方便接受外界的訪問。
. Galen Gruman後來在讀了Computerworld Gregg Keizer的報導之後發現到這兩個名字的關係。但Gruman雖然表示不悅,卻未戳破此事,選擇保密,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接下來的事大家看之前的報導就知了〕
問題根源
我們從Kennedy的懺悔錄可看出,他的身份衝突問題在Windows Sentinel的合作案上就已經在InfoWorld內部浮現,但InfoWorld在那一次的關鍵時刻並未好好做溝通;但其實,InfoWorld一開始網羅Kennedy當旗下專欄作者時,這個問題就已存在,InfoWorld應該一開始就必需處理好這個問題。
這個案例也讓我想到,我們有一位外電的編譯作者,一開始合作時我建議他用一個筆名,以免與他的正職工作會有衝突。但他說:「沒問題的,用本名即可。」但過了一、兩年,他換工作了,果然衝突問題來了而不能用真名,於是只好開始取一個筆名。
而我們再看Kennedy的例子,更早之前他為ZD寫稿時,也是用筆名,來化解這樣的問題。事實上,媒體借用產業或具專業能力的人士來寫稿,古今中外都是有的,通常也是用「筆名」來解決相關的問題。
InfoWorld一開始沒讓他用筆名,而到後來寫作會影響到他的本業時,InfoWorld還是沒讓他用筆名;最後在Windows Sentinel合作案讓該問題在內部浮現時,還是不解決;最後迫使Kennedy──一個必需以自己公司的利益為考量的外稿作者,只好在外為自己取了一個別名──這也是問題的根源。
InfoWorld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而且讓他事件爆發之後大動作與Kennedy撇清關係的關鍵則是,Kennedy過去在寫稿時,也置入性的使用自己公司的數據,這根本就是在文章中推銷自己公司的技術,這也讓InfoWorld文章的公正客觀性遭到很大的挑戰。
這也是為何此事爆發之後,其實ComputerWorld沒什麼事,但是InfoWorld反而很緊張,大動作做這麼多「自清」的動作的原因。
簡單說:InfoWorld應該在一開始時,就將Kennedy的身份問題溝通與解決好,包括是否用筆名,以及在文章後面說明這個人的利益衝突身份,例如:筆名用Craig Barth,然後作者介紹中說:Craig Barth本名就是Kennedy,為DMS公司的經營者……。
感想
這個案例讓我們一窺國外媒體許多讓人敬佩而值得學習的地方。
美國ZDNet:真的很清廉
首先在美國ZDNet方面,除了展現出媒體「有所不報」的堅持,並踢爆Kennedy使用假名之外,其實ZDNet有一項作法也是相當值得學習的,他們對於每個作者的介紹,一直在利益衝突方面處理的相當嚴謹。像Kennedy這樣的人,若想兩邊兼顧,恐怕無法在ZDNet這樣攪。
而也是這樣的堅持,讓美國ZDNet有辦法戳破這個事件。
ComputerWorld雖錯猶榮
其次,ComputerWorld方面,有些人只往壞處看,認為他們怎麼會引用這種人的數字?
但其實,我們從實務面來看,Gregg Keizer也算盡了一個科技記者的本份,換作其他用心的記者,這樣的處境下也會這樣被騙。
諸位要知道,要寫一則對廠商歌功頌德,或是純粹介紹像微軟這類大廠的正面或中性的新聞都是最簡單的──只要拿到微軟的官方資料,他們說什麼你就報什麼,微軟只要放個屁都是香的,絕不會錯。這樣的新聞,你報再多,怎麼報,都不會錯,而且也都有讀者。
可是,當你知道微軟的產品有問題時,該如何報導?
微軟這種公司是不會跟你揭露任何不利於他的資料的,而身為記者,報導又不能像鄉民一樣,看到什麼就寫什麼,記者必需要有充份的證據才能夠批評微軟這樣的公司,不然就等著被告。而這類證據,通常要有像DMS這樣的小公司才敢提供。
而「小公司」是記者最難處理的:首先是小鬼難纏;其次是很難去稽核公司好壞與可不可信;最後,總之引述小公司很容易錯,至少,讀者會持疑,這麼小的公司憑什麼站在和微軟這種大公司一樣的立場說話而被報導,並佔去那麼大的篇幅?
相較於ComputerWorld相信DMS的資料,我想ZDNet姐妹網站News.com在類似的報導裡,所相信而引述的IOLO公司我並不認為比DMS好:
>>Windows 7 v.s. Vista開機測試大亂鬥!
看倌若有耐心仔細看「Windows 7 v.s. Vista開機測試大亂鬥!」這篇文章,然後再想想後來IOLO這一家被News.com引述的公司後來也沒真的發表什麼具體數據資料出來,甚至正式資料都還沒公布就被其他專業科技媒體戳破其測試平台有技術問題。兩相比較,DMS還是比較有料而可信的。
從兩個案例來看,我們清楚看到,這樣的地雷,其實是所有媒體都很難完全躲開的。News.com躲了眼前這個,但之前的那個就沒躲掉。
嚴格的道德標準
而不論是這個案例,或是之前ZDNet一位外稿作者所鬧的事件:
>>News 2.0:部落格/新聞爆錯料該怎麼辦?(上)
>>News 2.0:部落格/新聞爆錯料該怎麼辦?(下)
其實出錯的都是外稿作者的部落格,ZDNet之前的例子是外稿作者不懂新聞來源的稽核與採信方法,然後爆錯了料。
而兩個案例裡,這些美國的媒體都是以最高的新聞道德標準在處理這類事情。當部落客出錯時,總編輯第一個就是出來道歉,文章該拿下的就拿下,並用正式的聲明來說明緣由為何。
像諸如此類的做為與標準,我想都是台灣媒體很值得學習與仿傚的。
. 1993年開始為Ziff-Davis(ZD)旗下的Windows Sources雜誌寫技術性文章的外稿。〔案:十幾年前ZD一直是美國最具權威的科技媒體集團,以前它的PC Magazine在台灣也有資訊傳真代理發行。其實ZDNet也是以前ZD的網站,2000年時賣給了CNET Networks〕
. 接過IBM、Intel等大公司的案子。大概都是些行銷或是技術測試顧問等一類的外包工作。
. 1995年,為了接IBM的案子,與妻子成立Competitive Systems Analysis, Inc.公司。〔他的說法是說為了解決在ZD寫稿的編輯利益衝突問題,但我比較偏向認為:這應該是為了方便與IBM業務來往。〕
. 一度因為厭倦接案族這種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想要在工作上安定下來,因此曾到Giga研究機構(2003年被Forrester買下)擔任產業分析師。期間,在外兼差寫Windows NT的文章,並以Craig Barth為筆名。
. 1998年接了Intel的案子,於是辭去Giga工作,並在這幾年裡賺了很多錢(好像有上百萬美金),所以有餘力推出標竿測試軟體Benchmark Studio。
. 後來開發出商用的效能監控軟體Clarity Suite,為了與他以前的顧問服務業務區隔,於是成立了Devil Mountain Software(DMS)這家公司,專門推展這個軟體產品。
. 為推展這個軟體而推出exo.performance.network網站,大概在這同時,又開始兼差零星寫些IT文章。偶爾也與InfoWorld Test Center合作,該測試中心還會用到之前他為Intel開發的標竿測試軟體。
. 後來InfoWorld面臨裁員,關閉實驗室。接著與Executive EditorDoug Dineley配合寫稿。
. 2007年是整個事情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切錯誤的開始。當時InfoWorld與他談專心開部落格的問題,另一方面也他在外面開的DMS公司也在與媒體談合作的事。
. 在與InfoWorld開格方面,InfoWorld新上任的總編Knorr起初不同意,不想全力經營網路內容(InforWorld近期才平面板停刊,專作網路內容)。後來他同意之後,與新上任的執編Galen Gruman配合寫部落格〔Galen Gruman會給他文章定位與走向〕。
. 在與Galen Gruman配合下,他的部落格雖然成功,但也因此開始走向「驚世駭俗」(Shock Jock)的風格與定位,這讓他開始變得人格分裂。一方面,他本身其實一直是個Windows的粉絲與愛用者〔他在懺悔錄中一直強調這點〕,一點也不想「戳微軟」;另一方面,他擔心這樣的負面形象會危及到自己的DMS事業,因為他認為這並不是創業的成功因子。
. 在Gruman 搓合下,2008年4月和IDG合作推出Windows Sentinel。〔事件爆發之後,這個網站的服務也終止,InfoWorld並在該網頁說明為停止與DMS的合作。〕
. 身份衝突問題在Windows Sentinel就已存在,當時InforWrold用的名字是Contributing Editor, Randall C. Kennedy, the founder of Devil Mountain Software, Inc.(InfoWorld特約編輯Randall C. Kennedy,也是Devil Mountain Software, Inc.創辦人)。
. 接著,他收到很多e-mail的採訪要求,許多媒體來信提出各種問題。他認為Shock Jock的形象對他的創業將會是個傷害,於是把以前用的筆名Craig Barth拿回來用,只是是用在DMS CTO的頭銜上,以方便接受外界的訪問。
. Galen Gruman後來在讀了Computerworld Gregg Keizer的報導之後發現到這兩個名字的關係。但Gruman雖然表示不悅,卻未戳破此事,選擇保密,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接下來的事大家看之前的報導就知了〕
問題根源
我們從Kennedy的懺悔錄可看出,他的身份衝突問題在Windows Sentinel的合作案上就已經在InfoWorld內部浮現,但InfoWorld在那一次的關鍵時刻並未好好做溝通;但其實,InfoWorld一開始網羅Kennedy當旗下專欄作者時,這個問題就已存在,InfoWorld應該一開始就必需處理好這個問題。
這個案例也讓我想到,我們有一位外電的編譯作者,一開始合作時我建議他用一個筆名,以免與他的正職工作會有衝突。但他說:「沒問題的,用本名即可。」但過了一、兩年,他換工作了,果然衝突問題來了而不能用真名,於是只好開始取一個筆名。
而我們再看Kennedy的例子,更早之前他為ZD寫稿時,也是用筆名,來化解這樣的問題。事實上,媒體借用產業或具專業能力的人士來寫稿,古今中外都是有的,通常也是用「筆名」來解決相關的問題。
InfoWorld一開始沒讓他用筆名,而到後來寫作會影響到他的本業時,InfoWorld還是沒讓他用筆名;最後在Windows Sentinel合作案讓該問題在內部浮現時,還是不解決;最後迫使Kennedy──一個必需以自己公司的利益為考量的外稿作者,只好在外為自己取了一個別名──這也是問題的根源。
InfoWorld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而且讓他事件爆發之後大動作與Kennedy撇清關係的關鍵則是,Kennedy過去在寫稿時,也置入性的使用自己公司的數據,這根本就是在文章中推銷自己公司的技術,這也讓InfoWorld文章的公正客觀性遭到很大的挑戰。
這也是為何此事爆發之後,其實ComputerWorld沒什麼事,但是InfoWorld反而很緊張,大動作做這麼多「自清」的動作的原因。
簡單說:InfoWorld應該在一開始時,就將Kennedy的身份問題溝通與解決好,包括是否用筆名,以及在文章後面說明這個人的利益衝突身份,例如:筆名用Craig Barth,然後作者介紹中說:Craig Barth本名就是Kennedy,為DMS公司的經營者……。
感想
這個案例讓我們一窺國外媒體許多讓人敬佩而值得學習的地方。
美國ZDNet:真的很清廉
首先在美國ZDNet方面,除了展現出媒體「有所不報」的堅持,並踢爆Kennedy使用假名之外,其實ZDNet有一項作法也是相當值得學習的,他們對於每個作者的介紹,一直在利益衝突方面處理的相當嚴謹。像Kennedy這樣的人,若想兩邊兼顧,恐怕無法在ZDNet這樣攪。
而也是這樣的堅持,讓美國ZDNet有辦法戳破這個事件。
ComputerWorld雖錯猶榮
其次,ComputerWorld方面,有些人只往壞處看,認為他們怎麼會引用這種人的數字?
但其實,我們從實務面來看,Gregg Keizer也算盡了一個科技記者的本份,換作其他用心的記者,這樣的處境下也會這樣被騙。
諸位要知道,要寫一則對廠商歌功頌德,或是純粹介紹像微軟這類大廠的正面或中性的新聞都是最簡單的──只要拿到微軟的官方資料,他們說什麼你就報什麼,微軟只要放個屁都是香的,絕不會錯。這樣的新聞,你報再多,怎麼報,都不會錯,而且也都有讀者。
可是,當你知道微軟的產品有問題時,該如何報導?
微軟這種公司是不會跟你揭露任何不利於他的資料的,而身為記者,報導又不能像鄉民一樣,看到什麼就寫什麼,記者必需要有充份的證據才能夠批評微軟這樣的公司,不然就等著被告。而這類證據,通常要有像DMS這樣的小公司才敢提供。
而「小公司」是記者最難處理的:首先是小鬼難纏;其次是很難去稽核公司好壞與可不可信;最後,總之引述小公司很容易錯,至少,讀者會持疑,這麼小的公司憑什麼站在和微軟這種大公司一樣的立場說話而被報導,並佔去那麼大的篇幅?
相較於ComputerWorld相信DMS的資料,我想ZDNet姐妹網站News.com在類似的報導裡,所相信而引述的IOLO公司我並不認為比DMS好:
>>Windows 7 v.s. Vista開機測試大亂鬥!
看倌若有耐心仔細看「Windows 7 v.s. Vista開機測試大亂鬥!」這篇文章,然後再想想後來IOLO這一家被News.com引述的公司後來也沒真的發表什麼具體數據資料出來,甚至正式資料都還沒公布就被其他專業科技媒體戳破其測試平台有技術問題。兩相比較,DMS還是比較有料而可信的。
從兩個案例來看,我們清楚看到,這樣的地雷,其實是所有媒體都很難完全躲開的。News.com躲了眼前這個,但之前的那個就沒躲掉。
嚴格的道德標準
而不論是這個案例,或是之前ZDNet一位外稿作者所鬧的事件:
>>News 2.0:部落格/新聞爆錯料該怎麼辦?(上)
>>News 2.0:部落格/新聞爆錯料該怎麼辦?(下)
其實出錯的都是外稿作者的部落格,ZDNet之前的例子是外稿作者不懂新聞來源的稽核與採信方法,然後爆錯了料。
而兩個案例裡,這些美國的媒體都是以最高的新聞道德標準在處理這類事情。當部落客出錯時,總編輯第一個就是出來道歉,文章該拿下的就拿下,並用正式的聲明來說明緣由為何。
像諸如此類的做為與標準,我想都是台灣媒體很值得學習與仿傚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