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數位圖書館(World Digital Library,簡稱WDL)終於上線,不過台灣這邊卻傳出一些讓人不愉快的事。
前兩周WDL揭幕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台灣的媒體很高興的在報導說,台灣有加入這個計畫,且我們的國家圖書館也受邀參加在巴黎的啟用典禮,以後還會有些與台灣歷史有關的館藏將進入該圖書館;但緊接著,又陸續有報導出來,指出台灣代表竟然在「一中壓力」下被拒門外。
這是一些相關報導:
>>Google News
這是國家圖書館的官方新聞稿:
>>中華文化與台灣表徵圖全世界都看得到 「世界數位圖書館」WDL啟用典禮,台灣不缺席
這是eTaiwan News(其實是官方新聞稿,但多了圖,所以還是可前往看看):
>>中華文化與台灣表徵圖全世界都看得到
「偉大計畫」還是「尾大計畫」?
事實上,在WDL揭幕之後,我對於這個看似偉大的計畫相當失望。
我很不想扯進政治議題,很希望純就數位圖書館這件事來看,因為政治問題大家很容易失之情緒,讓事情脫離本質。
WDL若有心要推行這個有意義的理念,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如何充實館藏,而不是大玩國際政治遊戲。
在中華文化方面,不管是數位化典藏還是實體的典藏方面,特別是在數位化典藏方面,台灣絕對都很夠資格讓WDL「禮賢下士」來求台灣的支持與貢獻。而今對台灣的這種態度,百分之百顯示這只是聯合國的一個噱頭,教科文組織在宣揚「業績」,政治味十足!
當然了,從我們國家圖館所貢獻的10件作品中就有五件屬台灣文化者,也可看出我們也是跟著他們的這個遊戲法則在走。我在想,如果,這件事我們一開始就著眼於世界文化的典藏,把真正最精采的中華文化珍貴典藏拿出去,而不是藉機宣揚台灣意識,那麼在被拒門外時是否更有條件杯葛這個計畫?
三年「浩大工程」,中華典藏20件?
WDL若有心要推行這個有意義的理念,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如何充實館藏,而不是大玩國際政治遊戲。
在中華文化方面,不管是數位化典藏還是實體的典藏方面,特別是在數位化典藏方面,台灣絕對都很夠資格讓WDL「禮賢下士」來求台灣的支持與貢獻。而今對台灣的這種態度,百分之百顯示這只是聯合國的一個噱頭,教科文組織在宣揚「業績」,政治味十足!
當然了,從我們國家圖館所貢獻的10件作品中就有五件屬台灣文化者,也可看出我們也是跟著他們的這個遊戲法則在走。我在想,如果,這件事我們一開始就著眼於世界文化的典藏,把真正最精采的中華文化珍貴典藏拿出去,而不是藉機宣揚台灣意識,那麼在被拒門外時是否更有條件杯葛這個計畫?
三年「浩大工程」,中華典藏20件?
首先,我們來看看教科文組織這個從2005年就開始,為期三年的計畫做了什麼?
三年了,在這麼強大的資源號召下,只是其他圖書館/博物館既有的數位化館藏在網路上重放,這麼簡單的工作,卻只放了1170件作品。
Tetouan-Asmir 研究中心 5
中國國家圖書館 20
亞歷山大圖書館 21
以色列國家圖書館 10
伊拉克國家圖書檔案館 3
俄羅斯國家圖書館 108
俄羅斯國立圖書館 11
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國家圖書館 35
卡塔爾基金會中央圖書館 11
美國國會圖書館 505
埃及國家圖書館與文件館 20
墨西哥 CARSO 歷史研究中心 11
巴西國家圖書館 157
布拉迪斯拉發大學圖書館 10
布朗大學圖書館 20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15
比勒陀利亞大學圖書館 11
法國國家圖書館 8
海達拉家族紀念圖書館 | 10
瑞士國家圖書館 8
約翰·卡特·布朗圖書館 10
美國國家文件與檔案管理局 37
美洲國際組織哥倫比亞紀念圖書館 | 77
耶魯大學圖書館 27
荷蘭皇家東南亞及加勒比海研究所 20
總計 1170
再看看和中華文化有關的館藏,我們如果就機構來分,有中國國家圖書館的20件,至於其他機構有無相關館藏貢獻?我用China當關鍵字搜了一下,總計才出現69個館藏,裡面很多只是說明中有China一字,並非與中華文化相關。而若以「地方」來查詢,則可找出47筆,所以,頂多,應該是47筆資料,但核心的資料應該就是那20筆。
單單故宮網站的某一類別,或是我們的國家數位典藏計畫裡任一個子計畫的網站,都足以淹過它(那些數位化但沒放上公共網路的就不算了)。
而在這麼少的館藏之下,竟還能拒絕台灣的10件:其中五件屬中華文化者,五件屬台灣文化。請見國家圖書館新聞稿:
國家圖書館依需求提供館藏珍貴影像檔10幅,包含中華文化相關古典圖檔5筆以及台灣表徵圖檔5筆做為其啟用典禮之範例。
據聯合報引述國家圖書館館長顧敏的說法,4月25日就會放上去,不過今天已經是5月8日,開館都半個月了,館藏還是上線時的1170件,不多也不少,機構頁面裡沒有我們的國家圖書館可以理解,但用搜尋輸入Taiwan,也是一筆資料也沒有。
像WDL這樣的數位圖書館,其實本身並沒有館藏,它的工作比較是邀請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加入,然後完成一個兼容世界所有語言與文化的一個統一介面平台。
換句話說,這個圖書館實際要做的只有兩件事:一是關係,拉進世界每家圖書館;二是網站管理,圖書館答應加入之後,把他們貢獻的館藏納進那網站,當然,一些翻譯及網站設計等工作是免不了的,但這說不上麼大工程。
和我們國家在的數位典藏計畫相比,這其實簡單太多了。數位典藏是一個挖水溝,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必須一將一件件文物建檔、拍照或掃描,影像處理....然後歸檔;更別說長期要維護及搜集各種珍貴館藏的艱辛工作。
而這個WDL只是登高一呼,請某某圖書館參加,東西貢獻之後(可能寄一張CD過去或者甚至傳檔過去就解決了),頂多做個幾國語言翻譯,然後依他們架構好的網站地圖,把資料丟上去,就OK了。以現在的網路技術,甚至只要弄個自動餵資料(Fed)的平台,就可以自動把世界各國館藏收納進去。
國家圖書館如此描述WDL的工作:「世界數位圖書館網路系統在經過過去兩年之彙整資料、影像詮釋資料撰寫以及進行各種不同語言介面等浩大工程後…」用「浩大工程」來形容實在是非常反諷。
就WDL的工作性質來看,他應該海納百川,在全球各大小圖書館的數位館藏上層,做一資訊整合及重新呈現的工作,以加速這些數位資料的流通與應用。
但如果以目前如此狹窄的胸襟來看,我假設一個情況,台灣的任一博物館,例如,故宮,用自己的數位館藏當籌碼,找世界幾個知名博物館合作,互換館藏,建立一個世界博物館,我想,館藏與功能性都可輕易勝過它。
我們不可否認,這個計畫就概念本身來說,的確是偉大,而值得給予掌聲與支持的;只是,最後我們見到偉大計畫背後竟只是這麼狹窄的胸襟,真的讓人失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